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足于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研究相结合,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以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等学力申硕招生信息介绍:
一、招生院校
学校名称 | 学院 | 学制 | 学费(万) | 上课方式 |
吉林农业大学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年 | 0.8万 | 网络班 |
二、培养方式
1、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以课程学习与论文研究并重。
2、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负责人。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责任制,鼓励实行以导师科研团队为主的指导小组集体指导。导师或指导小组负责制订和调整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组织文献阅读报告、科研进展汇报及学额为论文全程指导,对交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应组成交叉学科的指导小组进行集体指导,导师应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成才。
3、课程学习与实践、学术活动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要认真学好理论课,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按照考核要求参加学术活动和科研、教学实践活动。
三、课程体系
1、学分要求
总学分 | 课程学分下限 | 课程学分上限 | 学位课学分 | 学位课及其他课及格成绩 |
28.5 | 22.5 | 24.5 | 16.5 | 70 |
2、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研究方向 | 开课学期 | |
学位课 | 公共必修课 | s10193b1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践研究 | 36 | 2 | \ | 1 |
s10193b2 | 外国语 | 80 | 2 | 1 | |||
学科必修课 | s0305b01 |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 16 | 1 | 1 | ||
S0305b18 |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 24 | 1.5 | 2 | |||
s0305b0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 32 | 2 | 1 | |||
s0305b04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 32 | 2 | 1 | |||
S0305b19 | 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 | 16 | 1 | 1 | |||
s0305b07 |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 24 | 1.5 | 思想政治教育 | 2 | ||
s0305b08 |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 24 | 1.5 | 思想政治教育 | 2 | ||
s0305b09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24 | 1.5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2 | ||
s0305b10 | 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 | 24 | 1.5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2 | ||
s0305b12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前沿问题研究 | 24 | 1.5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2 | ||
s0305b13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研究 | 24 | 1.5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2 | ||
s0305b15 | 中共党史专题研究 | 32 | 2 | \ | 1 | ||
s0305b16 | 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 | 24 | 1.5 | 党的建设 | 2 | ||
s0305b17 | 中外政党制度比较研究 | 24 | 1.5 | 党的建设 | 2 | ||
非学位课 | 公共选修课 | s10193x2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8 | 1 | \ | 1 |
s10193x3 | 第二外国语(英语) | 32 | 2 | 2 | |||
s10193x4 | 生物信息学 | 32 | 2 | 1 | |||
s10193x6 | 雅思 | 32 | 2 | 2 | |||
s10193x5 | 论文写作指导 | 16 | 1 | 2 | |||
学科选修课 | s0305x01 | 农村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16 | 1 | 2 | ||
s0305x02 |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16 | 1 | 2 | |||
s0305x03 |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 | 16 | 1 | 2 | |||
s0305x04 | 中国共产党"三农"问题理论与实践 | 16 | 1 | 2 | |||
s0305x05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题研究 | 16 | 1 | 2 | |||
s0305x08 |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 | 16 | 1 | 2 | |||
s0305x09 |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 16 | 1 | 2 | |||
s0305x10 |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专题研究 | 16 | 1 | 2 | |||
必修环节 | h1019301 | 开题报告 | \ | 1 | \ | ||
h1019302 | 中期考核 | 1 | |||||
h1019303 | 学术活动 | 2 | |||||
h1019304 | 教学实践 | 1 | |||||
h1019305 |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 | 1 |
3、教学方法
①教学内容要注重理论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由系统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重点培养硕士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对硕士研究生倡导启发式、探索式、参与式教学方式。鼓励硕士研究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4、考核方式
①课程考核课程考试可采用不同方式,但一般应有一定量的笔试。公共课及基础课以笔试为主,专业课采用课程论文、学生做专题报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重点考察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及其应用基础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所有课程的成绩均采用百分制,学位课70分为及格,其他课程60分及格。
②必修环节考核分为: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术活动、实践教学及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具体要求见必修环节。
四、毕业与学位授予
硕士研究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课程学习,修满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分,通过思想品德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资格,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吉林农业大学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工作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达到学校及学科的学位授予标准,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审议通过后授予法学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