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开展,加快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逐渐成为在职人员深造学习的重要途径,是能改变最高学历拿双证的有效渠道。如有实际需求,这种形式值得选择。2025年大概10月份,官网会开放网报系统,届时考生可以参与网上报名。下面这些内容值得一看:
【适读人群】
注重专业素养和能力提升的在职人员。
希望通过读研改变最高学历的在职人员。
需要研究生学历学位考公或考博的人员。
【报读优势】
●在职不脱产
在职人员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准备阶段,以及考进院校之后都不需要辞职。课程学习一般安排在周末,非脱产形式,平衡学业和工作。目前招生院校以开设面授班为重,要求到校上课。网课不常见,个别院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毕业有双证
非全日制和全日制都属于正规学习形式,都是学历教育,达到条件的人员均可获得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双证。两种形式的学历证字样有区别,注明相应形式(全日制/非全日制)。
●获正规文凭
非全日制和全日制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按照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有关文件,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就业机会。
【可选专业】
热招专业有:
法律(法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人工智能
工商管理
公共管理
【报考指南】
2025年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资格条件:
1、管理类专业和教育管理招收本科毕业后有3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本科结业或专科毕业后有5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2、其余非管理类专业一般可接收应届本科毕业生;具有本科学历的人员;本科结业人员;专科毕业满2年的人员;已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法律硕士不允许考生跨专业报考。
2025年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官方入口: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简称研招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
2025年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时间节点:
1、预计2025年10月正式网上报名。
2、大概11月初网上确认(详见报考点公告)。
3、12月20日、21日进行初试,考前10天左右下载打印准考证。
4、2026年大概3月下旬,招生院校安排考生复试。
5、大概4到5月拟录取,6月底或7月发放录取通知书。
关注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人员可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决定是否报考。择校时一般建议选择当地的招生院校,到校上课更方便。大家如有问题想咨询,请联系本站的在线老师。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开展,加快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逐渐成为在职人员深造学习的重要途径,是能改变最高学历拿双证的有效渠道。如有实际需求,这种形式值得选择。2025年大概10月份,官网会开放网报系统,届时考生可以参与网上报名。下面这些内容值得一看:
【适读人群】
注重专业素养和能力提升的在职人员。
希望通过读研改变最高学历的在职人员。
需要研究生学历学位考公或考博的人员。
【报读优势】
●在职不脱产
在职人员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准备阶段,以及考进院校之后都不需要辞职。课程学习一般安排在周末,非脱产形式,平衡学业和工作。目前招生院校以开设面授班为重,要求到校上课。网课不常见,个别院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毕业有双证
非全日制和全日制都属于正规学习形式,都是学历教育,达到条件的人员均可获得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双证。两种形式的学历证字样有区别,注明相应形式(全日制/非全日制)。
●获正规文凭
非全日制和全日制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按照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有关文件,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就业机会。
【可选专业】
热招专业有:
法律(法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人工智能
工商管理
公共管理
【报考指南】
2025年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资格条件:
1、管理类专业和教育管理招收本科毕业后有3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本科结业或专科毕业后有5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2、其余非管理类专业一般可接收应届本科毕业生;具有本科学历的人员;本科结业人员;专科毕业满2年的人员;已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法律硕士不允许考生跨专业报考。
2025年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官方入口: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简称研招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
2025年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时间节点:
1、预计2025年10月正式网上报名。
2、大概11月初网上确认(详见报考点公告)。
3、12月20日、21日进行初试,考前10天左右下载打印准考证。
4、2026年大概3月下旬,招生院校安排考生复试。
5、大概4到5月拟录取,6月底或7月发放录取通知书。
关注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人员可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决定是否报考。择校时一般建议选择当地的招生院校,到校上课更方便。大家如有问题想咨询,请联系本站的在线老师。